3、生活中随处引导孩子去记忆
数字、文字等不同内容需要不同的记忆思维。所以生活中我们要随时随地引导孩子去记忆,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我们可以给孩子布置任务,比如:我们可以让孩子帮忙去探望姥姥时,买多少鸡蛋,什么时间去姥姥家。孩子会因为能帮家长分担而感到兴奋,去特意记忆一些内容。此时我们还可以教给孩子一些记忆方法,比如记到本子上,闹钟等。
4、理解之后再记忆
素质教育的今天,早教不提倡“死记硬背”。所以让孩子去理解记忆一些内容是非常必要的。孩子学习新知识时,家长要多去搜索资料,帮孩子找到一些理解方法,跟孩子一起记忆,让孩子有个榜样,孩子记忆起来会更快一些。当养成良好的理解习惯之后,孩子自然而然的就能将方法举一反三应用于其他内容了。
5、融入多种感官记忆
这种记忆思路需要家长们从小培养孩子,记忆时将眼、耳、口、鼻、舌统统用上。而科学实验数据要表明单听觉记忆效果为60%,单视觉记忆效果为70%,而视、听觉和语言活动协同进行,记忆效果为86.3%。因此团结各个感官的能量发挥记忆的功效,是提高孩子记忆力的最高级方法。所以要想提高孩子记忆力,就要锻炼多种感官,必要时才能应用多种感官的力量发挥记忆的功效。
6、让孩子掌握正确的记忆方法
孩子的大脑潜力是巨大的,父母如果有意识地教孩子一些科学的记忆方法,会使孩子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父母可以采用直观想象法、归类记忆法、理解记忆法、联想记忆法、游戏记忆法、器官参与记忆法等等,均可起到增强孩子记忆力的作用。
7、从饮食方面入手
父母要保证孩子有足够的蛋白质摄入,它是脑神经细胞中传递信息的桥梁,对增强孩子的记忆力大有裨益,主要存在于大豆、蛋黄、瘦肉、海鲜等食物中。此外,还要合理搭配蔬菜、水果,如菠萝、里面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微量元素,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记忆力。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