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抗疫精神 让中华民族从容应对惊涛骇浪

2021年07月17日08:47 来源:科技日报

  7月13日,我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超14亿剂次。

  从快速鉴别、第一时间分离测序病原体到自主研发疫苗、并迅速构筑免疫屏障,从4.2万名白衣战士逆行出征到中医药的全程参与,从方舱策略拧紧“水龙头”到快速检测筛查扑灭偶发“聚集性疫情”,应对百年未遇的疫情“大考”,中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显示出从容应对惊涛骇浪的深厚底气。

  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铸就了伟大抗疫精神,凝聚起强大抗疫力量。

  在战时,闪光的抗疫精神是7×24小时的救助守护、是科研一线日夜连轴转的攻坚克难;在平时,闪光的抗疫精神是逼仄的临时接种点里每位一线接种人员对百姓的细细叮咛,是万千群众动员起来的主动发现、主动流调。无论战时、平时,伟大抗疫精神是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

  对人民的挚爱,可以这般浓烈

  在武汉一名康复者的家里,有两棵名字非凡的树,一棵被命名为“秦劳勇敢”,另一棵叫“贵人相助”。

  回忆起驰援武汉的经历,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施秉银总会感到近在咫尺的温暖,这是患者出院后带给他的最令人动容的感谢与思念,康复者对他解释,两棵树中的“秦”代表陕西,贵人是说医务人员,“贵”的另外一层意思就是贵州医疗队也一同在并肩战斗。

  如果说两棵安静的树要诉说的是缓缓流淌的人间大爱,那么火爆网络的“山川”组合隔空喊话,要诉说的是会师出征的豪迈与责任。

  “两支医疗队分别从祖国的东部和西部汇合于武汉,向着同一个目标进发,就是支援武汉抗击疫情。”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医务处副处长费剑春回忆,2020年2月7日晚,武汉天河机场只有三架航班降落,医护人员们隔空喊话,相互致意,用嘹亮的“战歌”展现共同战疫的决心和担当。

  在几十天的战疫中,齐鲁医院和华西医院共同参与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的救治,两个医疗队的专家多次共同会诊、共同远程线上讨论病例,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4月5日,在胜利完成抗疫任务之后,“山川”组合再次喊出“东齐鲁、西华西,我们在一起”的口号。为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共前进的约定再次响彻武汉上空。

  向科学要答案,给出强大支撑

  在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里分离出一种全新病毒,几天工夫测出全基因组序列并向全世界公布、获得病毒照片,有效药物紧跟着开启筛选、几条疫苗路线同步布局……应对突发、新发传染病,中国科研战线实力担当,招之能来、来之能战,用科学支撑抗疫。

  在获取样本几天后,我国科学家便实现了这种全新病毒的分离、测序工作,于2020年1月11日向世界卫生组织和各国分享了新冠病毒的全基因序列。

  检测试剂的研发、疫苗的设计研发、病毒溯源等工作无不与病毒分离与基因测序工作紧密相关,直至今天,当时的测序数据、序列解读等对于新冠病毒的突变与追踪,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国现在处于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外防输入压力较大,对输入的新冠病毒需要“追本溯源”才能进行有效的流调和防控。比如前一段时间,广州和深圳同时出现散发病例,经过测序发现深圳出现的病毒毒株和广州出现的不一样,一个是阿尔法病毒,一个是德尔塔病毒,科学提供的线索使得流调溯源工作指数倍减少。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疾控中心主任高福表示,这样的工作没有检测测序平台是难以做到的。向科学要答案,贯穿在传染病的防控始终。

  7月12日,世卫组织在例行发布会上表示,很高兴两款中国疫苗(灭活疫苗)进入“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疫苗库,7月起就可以提供疫苗,现在非常需要这些疫苗,很多国家都在等待疫苗。

  在疫情初期,为最大限度提升我国新冠疫苗研发的成功率和速度,科研攻关组迅速确定的5条主要技术路线为:灭活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重组蛋白疫苗、核酸疫苗(包括RNA疫苗和DNA疫苗)。

  作为最为成熟的技术路线,灭活疫苗的生产线在研发伊始便已在筹备开工。保障疫苗供应,是在疫苗研发初期便进行的极具前瞻性和魄力的工作部署。

  疫情初期,死亡数字增加、武汉封城……事态危急之下,疫苗专家需要专业判断:哪种疫苗能成功,又能最快成功。

  这个问题需要向科学要答案。“前期观察,新冠病毒的致病症状和乙肝不同,没有慢性携带者,说明它的基因不会进入宿主基因组,灭活疫苗可行。”国药中生董事长杨晓明此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根据近百年的疫苗研发生产经验判断,灭活疫苗前期研发时间短、后期产量也能保证。

  中国践行“让中国疫苗成为全球公共产品”的庄严承诺。相关数据显示,中国已向国际社会提供了超过4.8亿剂新冠疫苗。

  常态化防控,一场人民战争

  当前,我国的新冠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这是一场依靠人民的传染病之战。

  在国际同行进行新冠防控基层无人可用,有的只能发动退休护士做流调、防控工作时,中国的社区、县乡等疾控和医疗基层体系,一声令下、全局皆动,网联起常态化防控中胜利的关键“脉络”。

  从2021年3月23日我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8284.6万剂次到7月13日的14亿剂次;从万众响应就地过年的号召到不断增长、深入一线的核酸检测能力,每一个常态化防控中遇到的沟沟坎坎都离不开抗疫精神中命运与共指引下的万众一心。中国抗疫精神已经融入到中华民族的精神宝库中,体现在每一个中国人的点滴日常里。本报记者 张佳星

(责编:刘佳、连品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