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中高考考生短暂放松后又将出现新的心理难题

顺利度过超长假期有四招

李祺瑶

2021年07月06日08:17 来源:北京晚报

  中、高考结束,从高度紧张到突然松弛,考生们难免会产生一些心理困惑,面临近三个月的超长假期,该不该“放飞自我”?选择大学志愿应该遵从内心,还是顺从家长?如何调整好心态,踏上人生下一阶段新的旅程?最近,记者采访了青少年心理研究专家、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学习科学实验室执行主任宋少卫,请他针对“考后心理期”的常见问题,为学生和家长支招儿。

  困惑1 放飞自我好不好?

  ■建议

  不妨学点儿技能

  无论中考生还是高考生,寒窗苦读数年,终于跨过人生的重要节点后,高度紧张的心态突然松弛,很多人选择上网打游戏、追剧、聚餐等方式玩乐,作息时间可能变得毫无规律,甚至通宵达旦。

  “这时候孩子们的状态,就像一只充满气的气球突然松开口,会在空中乱飞。”宋少卫说,每年中高考结束后,都会有一些考生因为过度“放飞自我”而出现一些心理或生理上的问题,甚至影响健康,“近几年我们经常会在新闻报道中看到,考生考后连续通宵玩网游导致视网膜破裂等消息,其实这都是一种过度放纵的心理驱使的,当孩子们的体能被消耗殆尽的时候,身体就会出现问题。”

  对于中高考后的这段时期,考生们即使没有学业的负担,也需要合理的安排和规划,家长们可以和孩子一起探讨,制定一个假期计划,“考后可以有一段完全放松的时间,但这种放松并不是没有正常生理习惯的放纵。”宋少卫建议,考生们不妨利用近三个月的超长假期学习一些技能,“可以是自己想学的一个运动项目、一件乐器,或者是给家人做一顿营养早餐,培养兴趣、养成生活技能的同时,还可以做个‘时尚博主’,用博客记录下生活中的点滴美好。”

  困惑2 志愿填报听谁的?

  ■建议

  家长不要一味地“安排”

  高考之后,志愿填报是每个考生家庭的头等大事,选择大学志愿时,家长的考虑更务实,考生则更多依据自己的兴趣和喜好,在理性和感性的碰撞之间,不少家长和孩子容易产生分歧。

  有这样一个男生,从小喜欢画画,在学习过程中又对桥梁产生了浓厚兴趣,高考的理想目标是报考同济大学的建筑系,然而最终的高考成绩与预期分数相比稍低了一点儿。男生的父母希望他能留在北京读书,按照父母安排好的道路上学、工作。但是这名男生却执意选择了京外的一所“名气不大”的大学,给出的理由也有理有据:这所大学建筑系的桥梁专业在全国排名领先。双方产生了较大的争执。宋少卫说,在他看来,孩子有自己明确的想法是件好事,因为步入大学就意味着他们的半只脚已经踏入了社会,需要对自己的职业和人生做考虑,而这名男生非常清楚自己的兴趣和志向,也为自己确立了大学阶段的奋斗目标,“当这名男生向家长明确表示,自己会在本科阶段继续努力学习,研究生一定要去同济大学或清华大学的建筑系时,家长其实很高兴,也认同了孩子的想法。”

  当家长和孩子在填报志愿等问题上产生分歧和矛盾时,首先要稳定情绪,不要为了斗气而互相攻击;双方要彼此尊重,心平气和地讲出各自的观点,家长和孩子可以把分数、兴趣、地域等因素都纳入填报志愿的考量范围,给它们分别赋予不同的权重,综合考虑,最终得出结论。“如果孩子的目标明确合理,家长要学会适度放手,尊重孩子的意愿,而不是一味地‘安排’;但如果孩子的想法很盲目,甚至是因为一个非决定性因素,比如有的学生和男(女)朋友约定好要上同一所大学,但自己的分数可以上更好的学校,还有的学生和同学打赌只报一个志愿学校等,这时候,家长需要针对孩子做出选择的价值观,给他们一些侧面的建议。”

  困惑3 分数不理想心态咋调整?

  ■建议

  给自己一些正向心理暗示

  高考放榜后,自然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有考生超常发挥,成为“黑马”,也有考生发挥失常,成绩并不理想。在长期的青少年心理研究工作中,宋少卫总结了一个“高考成绩公式”,他说:“最终的考试成绩其实受到考生的实际水平、考题适应性、临场心理发挥、选择题盲答偶然性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所以考生反映超常发挥或发挥失常,其实是很常见的现象。”

  成绩没有达到自己预期目标的考生,应该如何调整好心态?宋少卫认为,考生们要给自己一些正向的心理暗示,“虽然考试缺少的分数,没有让你考上自己最理想的大学,但是可以将它看作是在引导去遇见人生中注定遇到的人,经历影响自己一生的事,这条人生轨迹里一定有更美的风景。”

  对于有复读想法的考生,宋少卫建议要综合考虑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慎重做出决定。他曾接待过一名复读了两年的考生,“他的目标特别明确,就是要考北大,第一年高考成绩距北大的分数线只差2分,复读后第二年成绩差了1分,而第三年成绩差了5分,这个孩子的心态完全崩了。”宋少卫说,其实选择复读意味着考生和自己的家庭都要面对很大的挑战和压力,而且每一次考试都存在不确定性,考生考题的适应性、临场心理发挥等因素都会变动。

  针对实际成绩和自己理想学校分数线差距较小的考生,他建议不妨把目标放得更长远一点,在研究生阶段实现自己的梦想,“人生有一两个小遗憾,也未尝不可。”同时,他建议家长要安抚好孩子的情绪,帮助孩子分析自身的问题。

  困惑4 怎样快速融入新环境?

  ■建议

  利用假期练练“脱口秀”

  对于中考生来说,升入高中意味着即将开启一段新的旅程。进入一个陌生的新环境,很多学生会担心原来的生活圈和朋友圈被打破,不少学生会在心里打上许多问号:新学校怎么样?我会遇到什么样的老师和同学?我能融入新的班集体吗……甚至有学生在面对不熟悉的环境和一个个陌生面孔时,会将自己封闭起来,不愿与人沟通。

  宋少卫就曾经接待过一名封闭自我的男生,刚升入高中时因为不适应新环境,特别不爱和人交流,同学们也对他“敬而远之”,人际交往上的困难渐渐影响到他的学习成绩。“对大部分孩子来说,升入高中这个新环境的同时,在学习、人际交往等各方面都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一些学生便产生了比较消极的态度。”

  如何调整好入学的心态?宋少卫建议,学生们需要在进入高中前的假期提前做一些准备,脱口秀是一个很好的锻炼表达、抒发情感、提升情商的方式,“可以邀请家长做自己的听众,从自我介绍或者有趣的‘谐音梗’开始,做一些简单的脱口秀练习,在表达自我中增加自信,甚至还可以做一些说明类、议论类的脱口秀训练,培养逻辑感,为高中阶段的写作打下基础。这样一种亲切有趣的交流方式,更有利于学生们人际交往能力和情商的提升,对融入新环境很有帮助。”

(责编:孙红丽、杨迪)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