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千人人文跨年? 厉害了这群医药人

2020年01月02日15:30 来源:人民网-人民健康网

编者按:他们从病房赶来,从远方赶来,他们赶在2019年最后一个夜晚走上北京大学医学部的演讲台,他们准备了故事,准备了话语,也准备了一些嘱托,他们决定与在场的听众谈谈生和死,谈谈“爱与治愈”的魔力,带来冬日里的一丝温暖。

如果你是一位医药领域工作者,那么今年你有了一个比看罗振宇的跨年演讲更适合的选择。

今年12月31日,北京大学医学部上演了一场医药界的“跨年首秀”—“面对生死唯爱永恒”爱与治愈主题跨年演讲。这是医药领域史上第一场“跨年演讲”,更是医药界的一次超越,超越时间、超越形式、超越“固有认知”,传递给公众的是一份情怀,一份“治愈你”的情怀。此场跨年演讲是由北京癌症防治学会、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主办,江苏恒瑞医药有限公司支持,于我国医学高等学府北京大学医学部会议中心礼堂举办,近千人的会场座无虚席,礼堂门口挤得水泄不通,人民网同步直播了此场“跨年”,当晚几十万人在线观看了该场跨年演讲。

这场“爱与治愈”跨年演讲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徐兵河教授、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江泽飞教授、北京首钢医院顾晋院长担任主席;来自恒瑞医药研发部门的邹建军博士、《我不是药神》人物原型陆勇先生以及一名乳腺癌抗癌战士刘女士作为演讲者;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王涛教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李南林教授前往;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葛睿教授担任主持人;场下观众中有北大学生、有医疗同行、有肿瘤患者,千人同聚共赴跨年之约。

徐兵河 教授

“20年前谈治愈肿瘤我们不敢想象,而如今2003年-2015年中国癌症患者5年生存率从30.9%提高到40.5%,特别对于乳腺癌,据2014年统计,其五年生存率从已提高至83.2%,甚至可以达到10年无病生存,我们离治愈肿瘤更近了一步。”徐兵河教授在致辞中提到。看似简单的几个数字,背后隐藏的是千万医者无数个日日夜夜的努力和奉献,我们经历过没医没药的年代,也经历过盲从追随的年代,如今有医、有药、有医保,我们看到“治愈有望”。

医学的温度

顾晋 教授

顾晋教授,一位声名远扬的“网红”外科医生,近几年颇多谈到医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医学要有温度,医生要有人文素养。对于一名医生来说,情商甚至比智商更为重要。”顾晋教授谈起了他从医之路上关于医学“温度”的点滴。还是住院医师的时候,他曾和一位心情沉郁的肺癌晚期大姐闲聊中国女排,为患者带来了一整个下午的愉快时光。到后来,他总是将结直肠肿瘤标本充分洗净后再展示给患者,这是一个体贴的、有温度的细节,充分考虑了患者的尊严和感受。从医三十年后,他为了拯救一位直肠癌术后造口复发肿瘤患者的尊严,在存在争议的情况下经过慎重考虑后仍然实施了手术,使得患者得以体面地度过人生最后的时光,这一有“温度”的举动也为顾晋教授赢得了国际顶级杂志的认可。

“医学是有限的,但爱与尊严是无限的。”顾晋教授表示,以“温度”来弥补有限,以爱和尊严去给予患者更多,这便是提高医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意义。而广大年轻医师也应当谨记此点,从此刻起,在脚踏实地学习医学专业知识的道路上,不忘培养有温度的人文素养。

“她”的故事

邹建军 博士

“她”的故事。不是“HER”,而是“HER2”—HER2阳性乳腺癌,邹建军博士在演讲时说,曲妥珠单抗的问世使得早期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死亡风险降低了26%,在这场战役中功勋卓著的三位科学家也获得了拉斯克-狄贝基临床医学研究奖的肯定。这是一段传奇的旅程,是人类对抗HER2的高光时刻。

然而遗憾的是,这段故事中却没有中国人的角色。曲妥珠单抗自2003年进入中国,此后多年,拉帕替尼等更多抗击HER2的药物也陆续进入国内,进口药改善了中国患者的生存,但同时也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这一局面终于在2018年有了转机,首个中国自主研发的抗HER2药物吡咯替尼(艾瑞妮)获得审批,并于中国上市,标志着中国身影终于登上抗HER2的舞台。邹建军感慨地说,吡咯替尼对比拉帕替尼可降低疾病进展/死亡风险64%,国际肿瘤顶级大会学者也均认可吡咯替尼的有效性。

邹建军表示,从首个抗HER2进口药中国上市,到中国有了自己的抗HER2药物,这一刻等了15年。这15年,饱含的是无数医者的奋斗、无数患者的奉献以及无数研发人员的“默默无闻”。

感恩人类抗击HER2的历史上有了中国的身影,感恩我们生在最好的时代。“HER Fight Is Our Fight,Her Fight Will Be Your Fight,下一个’她’的命运,掌握在你们手中,未来征途漫漫,抗击HER2的道路上等待着你们的加入。”邹建军博士最后的一段话让场内学生沸腾不止。

当医生遇上人工智能

江泽飞 教授

人工智能,这一颇具未来感的名词,随着近年来AlphaGo打败人类围棋高手的故事而逐渐为大众所熟知。是的,你没有猜错,人工智能在医学领域同样有很多抢眼表现。江泽飞教授谈到,在医学影像领域,人工智能具有堪比高水平医生的敏锐力。在病理检测领域,智能病理也能通过基因层面的分析和预测,实现“和病讲理”的神奇故事。既然人工智能成绩如此优秀,其是否能直接代替医生做出治疗决策呢?这是许多人心中的疑问。

江泽飞教授谈到了一项由他主导的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在这项“基于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乳腺癌大数据的WFO智能决策研究”中,人们想知道机器与人在治疗决策方面有怎样的差异,机器决策对医生的决策又有怎样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智能决策系统在乳腺癌治疗中展现出较好的可行性和规范性,其可以帮助医生提高治疗决策的规范性,但整体决策水平距乳腺癌专科医生尚有一定差距。也就是说,在治疗决策上,人工智能并没有再现其在围棋领域完胜人类的壮举。

“有温度,有热度,有情感,爱交流,这是人类医生相较于人工智能最大的优势。”江泽飞教授总结道,“医生看病是一个多层次的、错综复杂的过程,不仅要针对疾病本身,还需要考虑患者个人乃至患者家庭的因素。目前来说,人工智能可作为医生的得力助手,帮助年轻医生成长,提高资深医生效率。但要取代医生看病,人工智能尚难以企及。”讲到这里,观众席上的未来医生们长舒了一口气。

我,不是药神

陆勇先生

这个生过大病、卖过“假”药、蹲过监狱的男人在满场掌声中登上舞台。中国“抗癌药代购第一人”陆勇再一次面对众人讲述他的故事,从患病之初的煎熬,到帮助数千病友购药的义无反顾,再到后来被拘捕、被审判又被无罪释放的惊心动魄,娓娓道来的讲述淡定而从容,已经很难让人准确捕捉到事件当初的复杂情绪。

是的,需要感谢的人有很多。事件之后,陆勇当年服用的药物如今已经纳入国家医保,国产仿制药也已上市。“治疗费用由当初的每年30万降至现在的数千元”,掌声再次响满全场,这是给陆勇的掌声,也是给广大民族制药企业的掌声。

他希望并且坚信,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药物进入医保,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温暖,治愈,以及爱。

因为爱,所以坚持

刘女士

她没有娴熟的演讲动作,紧张,时常卡顿,台上数次落泪,但她却得到全场最温暖的鼓励,一位正与晚期HER2阳性乳腺癌抗争的普通人。她26岁的普通人生活被一张诊断书彻底打断,像所有普通人一样,她经历了患病之初的无助、痛苦与绝望,但因为爱,因为年幼的儿子需要她的陪伴,因为父母的疼爱给了她力量,因为丈夫细致入微的爱为她注入了前行的信心,她又挣扎着再次站起来,并决定微笑着继续前行。

1次手术,6次化疗,20多次放疗,能做的治疗都做了,28岁时的她等来的却是乳腺癌复发的再次打击。长期治疗的经济负担已十分艰难,病情复发再次动摇了她对生活的脆弱希望。幸运的是,这一次她感受到了医学技术进步带来的新希望,乳腺癌靶向治疗药物的服用不仅免去了奔波于医院输液的不便,也让她重新燃起抗击病魔的信心。“我要陪儿子过18岁生日。”这是她30岁生日许下的愿望。

“感谢你们的努力,让肿瘤病人活动有希望,有尊严”。刘女士演讲中几次鞠躬致谢,这份致谢,正是医者坚持和奋斗的源动力。

主持人葛睿教授(左)及王涛教授发言(右)

场下80%都是北大医学部的学生,未来的“医生们”,这场跨年演讲给予他们的不只是一次“跨年热闹”,更多的是一份希望与一份责任。王涛教授作为杰出校友登台,重回校园,重温初心。学校教会我们的不只是书本上的知识,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一份执着、一股正能量。

会议暖场视频中有一段包含了十几名医者谈论医者奋斗的故事,最后定格在一句话“未来的医生,你,准备好了吗?”这句灵魂拷问也许正是此场跨年演讲的意义。“学医真的很苦,但是当医生真的挺好”这是江泽飞教授的最后总结。

会议气氛热烈

医学是一门有温度的科学,医生更是一个充满温情的职业。癌症虽凶险,但总有人守护着我们,让我们觉得有希望、有依靠。面对生死,唯爱永恒。

会后合影

(如果你错过了现场,错过了直播,不要紧,点击以下链接,重温跨年演讲)

http://v.people.cn/n1/2019/1228/c358382-31526946.html

(责编:刘卿、孙博洋)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