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问诊台】神秘的血瘀与“万能”的三七

徐徐飞

2019年03月14日10:10 来源:中国医药报

三七这一看似普通的中药不知何时成了慢性病患者的“福音”。每次门诊时都会有这样的对话:

“徐大夫,我要开点三七粉。”“你为什么要用三七粉啊?”

“我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血脂异常/血稠啊!不都说吃点三七粉好吗?”

作为奋战在临床一线的医生,作为常年面对社区居民、老年慢性病患者的中医师,遇到上面的对话时,我的内心着实是崩溃与无奈的。

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血脂异常、“血稠”等问题,能等同于血瘀吗?有血瘀就都需要服用三七吗?吃了三七身体就能强壮不生病吗?对于这三个问题,我可以肯定地给出三个连续的否定答案:当然不!

慢性病等于血瘀证吗

血瘀证,本是中医辨证中的一种证型,等同于西医的诊断亚型。比如西医的颈椎病,可以分为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等等,血瘀证就和这些不同的“型”处于同一个层次上。

血瘀证的上级诊断是什么呢?是糖尿病吗?是高血压吗?当然不是。血瘀证是个中医的证型诊断,它的上级是中医的病名诊断。比如西医的冠心病,在中医相当于胸痹。胸痹可以分为心血瘀阻证(血瘀证)、气滞心胸证、痰浊闭阻证、寒凝心脉证、气阴两虚证等证型。血瘀证仅是其中的一个分支而已。

将中医和西医关联起来看,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冠心病可能有血瘀的问题,但并不是所有的冠心病都有血瘀。

同理,西医诊断为糖尿病、高血压、脑梗死等不能等同于中医的血瘀证。因此这些西医诊断的病名对于是否应该使用活血化瘀药并没有直接指导意义。

什么是血瘀

中医对于血瘀的认识,主要包含三方面的意义,即:血结不行、血行不畅、离经之血。

血结不行

可以理解为“被困了”。也就是说,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血停留在局部,不得运行。比如我们平时磕碰了,皮肤上一片瘀青,就是血被迫停留在了肌肤腠理的位置,形成了血瘀;再比如,心肌梗死的患者,由于脉管淤堵,导致血不能行,也属于血瘀。

血行不畅

可以理解为“没油了”。就好像汽车跑在路上,没油了,就没有动力了,跑不动了,于是行进的速度就变缓了,甚至停滞不前了。也就是说,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血的动力不足,没有力量运行了。比如有些久病体弱的患者,平时自觉疲乏无力,血行也如同人体感受一般缺乏动力,因此血行缓慢不畅,导致了血瘀;再比如,重大外伤大失血的患者,在失血的过程中,不但血液流失,人体的气也随着血液脱出,导致了气血两虚的状态,动力也显得不足,也会产生血瘀。

离经之血

可以理解为“走丢了”。也就是说,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血没有坚守自己的岗位,没有做它该做的事情,而离经叛道、误入歧途了。比如各种肿物、结节甚至癌症的患者,正是因为气血误入歧途,在不该出现的地方安营扎寨并且繁衍生息了,而形成的“瘀”;再比如女性的黄褐斑、老年人的老年斑,也是由于血离经叛道,在不属于它的地盘安顿下来了,而形成的血瘀。

导致血瘀的原因有哪些

导致血瘀的原因可谓多种多样。中医有“六郁”理论:气、血、湿、火、痰、食皆可郁,其中血郁就可以理解为血瘀。其他五郁与血瘀息息相关,相互影响。

比如平时爱生闷气的人,大多有气郁的问题。气是血的搬运工,气郁会导致血运不畅,即气滞血瘀。

再比如痰湿重的人,痰浊如污垢会“堵塞”血的通道,即痰凝血瘀。

人体是个很复杂的存在,真正单纯出现血瘀的情况是较为少见的,而多种因素相互影响导致的血瘀则相对较多。因此,我们在解决血瘀问题的同时,也要兼顾其他的问题,也就是“配伍”。

细看“万能”的三七粉

如果单纯地针对血瘀,我们需要使用的就是活血化瘀药。这里就来聊聊大家十分热衷的活血药三七。

三七自古以来确实拥有很高的地位。

明代药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述三七:“乃阳明厥阴血分之药,故能治一切血病。”可以说三七是治疗血病的一味很重要的药。《中国医药大辞典》记载:“止血不留瘀血,行血不伤新。”阐明了三七补泻兼施、攻守兼备的特点。《本草纲目拾遗》记载:“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为中药之最珍贵。”将三七同人参一起列在了最为珍贵的地位。

可见三七确实是一味很好的中药。

在《中国药典》(2015年版)中有对三七的记载。性味:甘、微苦,温。功能: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用法用量:水煎3~9克;研粉吞服,一次1~3克。注意:孕妇慎用。

其性温,决定了本就有火的人不适合单独使用,不论是实火还是虚火,用三七都要慎重。

其功能散瘀。李时珍给了它“治血病”的高度评价,但在《黄帝内经》中有:“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的理论,也就是说,活血散瘀是需要消耗人体气力的。因此本就气虚的人不适合单独使用,即便没有气虚问题的人也不适合长时间单独服用。值得提醒的是,孕妇忌讳使用活血药,避免损伤胎儿;若是非用不可,一定要在正规中医师的指导下应用。

血瘀离您或许不远,但要正确认识。不要人云亦云盲目用药,要请专业中医师来帮您辨证施治,以免给身体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健康无小事!

(责编:李轶群、许心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