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白露养生从争"蜂"吃"醋"开始 温水泡脚 适宜运动

2017年09月07日08:08 来源:人民网-人民健康网

编者按:“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今天,我们迎来“白露”节气。此时节,日夜温差渐大,早晚不注意保暖或饮食不当则容易受风寒湿邪所累,引发感冒、腹痛、腹泻等病症。那么,“白露”节气应该如何防病养生呢?我们今天就和大家好好聊一聊。

【饮食篇】

白露养生从争“蜂”吃“醋”开始

白露时节秋燥耗人津液,因而此时的养生要预防秋燥。上海市普陀区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周冬青表示,秋天早晚气温低,加上空气干燥,燥邪伤肺,容易让人有咽干、干咳等症状。因此,在秋季润肺降燥将是饮食养生不变的重点。

在饮食上,由于秋季肺功能偏旺,而辛味食品吃的过多,会使肺气更加旺盛,进而还会伤及肝气,所以秋天饮食还应少食辛味食物。根据中医五行理论,秋属金,肝属木,金旺则克木,使肝木受损,在此基础上多吃些酸味食物,以补肝气。

基于“少辛多酸、润肺降燥”的原则,白露时节可适当食用蜂蜜和醋。周冬青介绍,蜂蜜甘缓和中、润肺止咳、润肤美容,根据燥则润之的原则,此时食用为最佳时期;而醋又被称为苦酒,自古以来就是一味重要的中药。中医认为酸入肝,肝主血。醋味酸,专入肝经,能增强药物疏肝止痛作用,并能活血化淤、疏肝解郁、散淤止痛,同时起到解腻的作用。

在食物的搭配方面,周冬青建议,蜂蜜可与牛奶,黑芝麻,核桃,藕,百合等搭配,由于都属滋阴润燥类食物,能协同作用,但不宜与豆腐,李子,大葱,孜然等同食;醋则适宜与花生,黄豆,冰糖,洋葱,鸡蛋等搭配,不宜与牛奶及羊肉等热性食物同食。然而,糖尿病人在日常生活中不宜食用蜂蜜;而醋的酸味能刺激胃,有胃溃疡、反流性胃炎等患者不宜。【详细】

白露讲究饮食清淡注意养肺

秋季对应的是肺,因此白露时节要注意养肺。肺喜润不喜燥,所以白露季节不能一味进补,建议在饮食上宜以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素食为主。

宝鸡营养学会高级营养师闫乐介绍,要多吃梨、银耳、蜂蜜、百合、枸杞、萝卜、豆制品等,多吃橙黄色蔬菜,比如南瓜、胡萝卜等。另外,吃一些绿叶蔬菜补足维生素C也很有必要,如菠菜、绿菜花等,尽量少吃带鱼、螃蟹、虾类和过于甘肥油腻的食物。同时,白露季节,早晨喝碗粥,能防秋燥。【详细】

食疗推荐

▲百合沙参粥缓解秋燥

材料:取百合20克、南沙参20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

制法:先煎沙参、百合,去渣取汁,加入粳米,煮熟粳米后加入冰糖,稍煮成稀粥。

功效:养阴、润肺、养胃、祛痰、止咳。每日早晚温热食,外感风寒咳嗽者不宜服。【详细】

▲海底椰炖雪梨滋阴养肺

材料:雪梨1~2个、海底椰20克、蜜枣两个、冰糖适量(1人量)。

制法:雪梨去核切块备用,海底椰洗净滤干,与蜜枣一起放入炖盅,放入清水500毫升,大火煮开后转小火45分钟,放入雪梨及适量冰糖,小火慢炖20分钟。

功效:滋阴养肺,润肤养颜。合适秋燥明显人群。【详细】

▲板栗莲藕排骨汤滋阴补中

材料:去壳栗子200g,莲藕500g,排骨300g,生姜数片(3~4人量)。

制法:排骨切块放入冷水中煮沸去血水,捞起备用;莲藕去皮洗净切块备用;将所有材料放入炖盅中,加入清水2000ml,煮沸后转小火1~1.5小时,最后加盐调味。

功效:“荷莲一身宝,秋藕最补人”。干燥的秋天,多吃些藕能很好地起到清热生津、温补五脏的效果,对虚火导致的反复发作性口腔溃疡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同时,板栗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2(核黄素),不同于容易在热环境分解的维生素C,核黄素在加热后也能保持性质稳定,能帮助预防及消除口腔、嘴唇、皮肤的炎症反应,有利于口腔溃疡的愈合及防止再次发生。【详细】

【养生篇】

白露来了 养生谨记“五大招”

▲衣 早晚及时添加衣服

民间有“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的说法,中医也有“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的讲究。这是在说,天气将逐渐变凉,日常穿衣服不能再像夏天一样赤膊露体了,需要及时根据天气变化添加衣物,以防着凉感冒。因此,对于老人孩子最好能够及时加衣。同时,要注意脚部的保暖,寒都是从脚开始的。

▲食 注意养肺润燥

白露之后,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空气变得干燥起来,肺为娇脏,易被秋燥所伤,使人容易出现口干、咽干、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等现象。此时养生应当以养肥润燥为主,日常饮食宜多吃性平味甘或甘温之物,以及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平补食品。如早晨喝碗粥,既能治秋凉又能防秋燥,如银耳粥、莲米粥、芝麻粥、红枣粥、红薯粥、玉米粥等。梨、苹果、葡萄、橘、柚、柿子、龙眼等都是秋季适合吃的水果。

▲住 夜晚莫贪凉

俗话说,“白露勿露身,早晚要叮咛”。白露节气过后,虽然白天的气温仍可达三十多摄氏度,但日夜温差较大,夜晚气温较低,若下雨则气温下降更为明显。因此,夜间睡觉最好不要再开着空调,也不能袒胸露背,一定要注意做好腹部、关节等处的保暖工作,以免着凉带来一些疾病困扰。

▲行 外出锻炼动静结合

秋天气候宜人,是一年中非常适合锻炼身体的好季节。白露节气的运动养生可以在“秋冻”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户外运动,不过运动项目的选择应因人而异,不宜进行过于剧烈的活动,以爬山、太极、散步等较为舒缓的运动为主,要量力而行。

▲防 呼吸系统疾病要预防

在这个节气中,鼻咽部疾病、哮喘病和支气管疾病都比较高发,在工作、学习、出行和饮食方面都应该注意调养,特别是有呼吸系统疾病史的患者,会出现发烧、咳嗽、支气管炎等明显症状。因此,在这个时节,患有慢性咳嗽的人也最容易加重咳嗽,最好的预防措施除了食补之外,就是要避免过敏性的接触,避免接触花粉之类的过敏原。另外,若风邪侵犯经络筋骨,严重者可能出现四肢麻痹症。【详细】

温水泡脚 适宜运动

“从白露开始,天气越来越凉,有些人出现手脚冰凉、肢体怕冷、乏力等症状,这是肾气不足的表现,所以白露后应注意补养肾气。”宝鸡市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李振荣介绍,此时可以坚持晚上用温水泡脚,水没过脚腕,时间在15到30分钟,泡到身体微微发热最好,泡脚的同时把耳朵和腰部搓热。

白露之后是一年中锻炼身体的好季节,此时选择运动项目应因人而异,量力而行并持之以恒。宝鸡市疾控中心主管健康教育工作的姚乐毅表示,老年人可散步、慢跑、打太极拳、自我按摩等。中青年人可跑步、打球、跳舞、爬山等。另外,进入秋季容易出现低沉甚至抑郁的情绪,应注意心理养生,保持愉快的心情,笑可以使肺吸入足量的清气,呼出浊气,加速血脉运行,使心肺的气血调和。常笑还是一种健身运动,能使胸肌伸展,增大肺活量。【详细】

【注意事项】

白露节气至 基础病、慢性病人群注意防“秋病”

时热时凉的天气,让“秋病”随之而来。市三医院急诊科主任魏鸣特别提醒,本身有基础病、慢性病的人群在这一时期要注意防“秋病”。

“从炎热的夏季到即将进入秋季,气温变化较大,首当其冲受刺激的就是人体的呼吸道。”据魏鸣介绍,免疫力功能紊乱与失调,人体抵抗力下降,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容易侵袭从而引起呼吸道疾患。而随着气温波动,血管的收缩和扩张力度也会增大,容易导致急性冠脉综合征、脑梗等多种与血管健康有关的疾病。同时,相比夏日的酷暑,春秋季的气温其实是最适合病菌滋生、传播的,例如病毒性感冒、手足口病等,需注意个人卫生习惯。天气渐渐凉爽,食欲会有所增加,易暴饮暴食,致使胃肠负担加重,功能紊乱,加上昼夜温差较大,易引起腹部着凉,可能诱发结肠过敏,使肠蠕动增强而导致腹泻。还要注意冷风、尘土、落花、落叶等因素引发过敏。【详细】

"白露"将至迎秋天 凉水冲澡的习惯该改改了

“白露”将至,意味着真正的秋天就要来了。此时余温散尽,算是和夏天彻底说再见了。但怕热的你们还在用凉水冲澡吗?万万不可!天热洗冷水澡情有可原,可现在天气逐渐变冷,还继续用凉水冲澡,不仅易患感冒,对健康的危害更是不容小觑。市民需警惕,常洗冷水澡易诱发三种疾病,下面一起来了解了解。

常洗冷水澡易诱发三种病

1、心脏病

研究发现,皮肤里的传感器异常灵敏,只要大脑接收到冷的信息,瞬间就会感受到冰凉,血管就会自然收缩。如果用冷水洗澡,人体会产生一系列应激反应,如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肌肉收缩、神经紧张等。长时间处于这种状态时,十分不利于心脏健康。

2、皮肤病

 当身上出汗现象比较严重时,如果盲目用冷水冲凉的话,脸上的油和身体上的汗遭遇冷水浴后会凝固,相当于没洗,甚至可能会引发粉刺和痱子。

3、关节疼痛

使用冷水洗澡,一旦寒气侵入体内,就易出现手脚冰凉的现象。如果频繁受到冷水刺激,容易导致抵抗力下降,引起感冒等。久而久之,就容易出现关节疼痛、全身乏力等症状。【详细】

白露一过 小心“低温忧郁症”

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专家表示,近几日气温骤降,会使人体新陈代谢和生理机能均受到抑制。导致内分泌功能紊乱,进而使情绪低落,注意力难以集中,甚至还会出现心慌、多梦、失眠等一系列症状。为什么人容易在秋天出现“悲秋”情绪?有医学研究表示,在人体大脑底部有一种叫“松果体”的腺体,它能分泌“褪黑素”。这种激素能促进睡眠,但分泌过剩则会使人抑郁。天气气温的变化对这种激素的分泌会产生间接影响,尤其在冷热交替的换季时节。所以古人的“伤春悲秋”不是没有科学依据。【详细】

“白露”:“赤膊贪凉”要不得

俗话说:“处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白露身不露,着凉易泻肚”“白露勿露身,早晚要叮咛”,意思说的都是白露之后昼夜温差很大,如果这时再赤膊露体,就容易受凉,轻则易患感冒,重则易染肺疾。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营养科主任李艳玲提示说,此时节,最好穿上长袖衣服,不要再赤膊贪凉,晚上睡觉注意足部和腹部的保暖。【详细】

(责编:许心怡、权娟)


相关新闻